连日来,四九镇坚持高站位谋划、高标准推进、高质量实施,迅速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,推动全会精神在四九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
一、统筹整合资源,强化宣讲队伍,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队伍变“大”更变“强”。
头雁领航带头讲,组建“领导宣讲团”。四九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宣讲,召开党委会议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、干部大会等会议,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认真贯彻落实省、江门、台山有关会议精神;领导班子成员进机关、农村、企业、校园、社区,与群众开展面对面式、互动式的座谈宣讲超30场,累计覆盖2000余人次。
(四九镇召开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)
红色先锋示范讲,组建“党员宣讲团”。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引领作用,开展下乡讲党课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系列宣讲活动超50场次,惠及群众3000多人次;各“两企三新”党支部以“线上+线下”方式,依托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宣讲活动超20场次,覆盖党员70多名;积极开展“送学上门”活动,通过将党报党刊、文件书籍、学习计划等学习资料以“送学上门”的方式,确保年老体弱、行动不便的党员和流动党员“不缺课”“不断学”,深入推动学习活动全覆盖,确保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达到位。
多维领域主动讲,组建“百姓宣讲团”。白石堡村委会、“小手拉大手”志愿服务队和台山好人组织志愿者成立宣讲小分队,用通俗易懂的“乡土话”“家常话”,向群众“面对面”宣讲,以交流互动的形式,在同群众拉家常、聊生活中穿插讲、举实例讲,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,通过一个个简短的小故事,一件件联系农村实际的生动事例进行宣讲,把全会精神转换成百姓的“乡音土话”,将“理论观点”变成“朴实道理”。
二、坚持深学广宣,夯实宣讲阵地,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向“好”更向“优”。
四九红色资源丰富,既有“江门市十佳党群服务中心”、李凌党史教育基地两大党建“地标”,又在村(社区)设有党建公园等红色阵地。在夯实宣讲阵地上,积极利用党校、李凌党史教育基地、党建公园、农家书屋等阵地,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四九特色相融合,开展“一次参观学习、一场理论宣讲、一次现场感悟”的“沉浸式”理论宣讲,同时制作相关的宣传海报和视频,在全镇23个村(社区)、主干路口、公园广场张贴海报70多份,利用全镇27块LED屏循环播放有关标语,切实将宣传教育延伸至“最后一米”。
(在四九圩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)
三、聚焦重点难点,创新宣讲形式,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走“新”更走“心”。
自被评为广东省人大代表联络站示范站以来,四九镇积极探索“人大代表+”的宣讲模式,组织辖区代表进“网”入“格”延伸代表宣讲触角,推动代表履职和理论宣讲融合共进。
四九镇84名人大代表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主题,进村入户,重点解读医疗、教育、就业、人口、社保、住房等群众关注的民生要点,用“身边事”解读“大政策”,让广大群众对全会精神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。
“‘全会提出,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,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,积极应对气候变化,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。’而我们四九镇东临古兜山脉,北峰山是我们珍贵的财富,是金山银山,大家要积极保护生态环境、爱护地球,做地球的‘绿色守护者’”。镇人大代表黄腾达在绿美生态建设专题调研中进行宣讲。
(镇人大代表、“小手拉大手”志愿服务队在北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展宣讲活动)
“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强调,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,统筹推进育人方式、办学模式、管理体制、保障机制改革。”今年8月,四九镇人大代表紧扣全会精神,积极推动松蓢小学教育点撤并,向家长解释教育资源整合的优点,助力孩子全面发展。目前,松蓢小学已停止2024年秋季新学期一年级招生,成功将学生分流到附近学校就读。
此外,四九镇还采取“课堂+”的宣讲模式,统筹运用理论讲堂、干部培训、榕树课堂等“身边课堂”,把党的理论课堂“搬”到群众“家门口”。
接下来,四九将持续创新“宣讲+”模式,如“理论+艺术”模式,邀请文艺志愿者通过“音乐党课”、举办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切实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讲清、讲准、讲透、讲实,真正让基层群众听得进、能领会、可落实。
凡本网注明"稿件来源:台山政府网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、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"稿件来源:台山政府网"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,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、知识产权等问题,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。本网未注明"稿件来源:台山政府网"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"稿件来源"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
联系方式:0750-5565827邮件:tssxzzx@jiangmen.gov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