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台山深入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,将侨乡碉楼活化改造为特色民宿,让沉睡的历史建筑焕发新生机,成为推动文旅融合、助力乡村振兴的新亮点。下面请大家跟随着镜头,一起住进百年碉楼,感受侨乡历史吧。
记者冯颖倩:以前逛碉楼都是“到此一游”式打卡,今天我们直接体验“住进历史书”的新玩法。
作为“中国第一侨乡”,台山的民宿多由侨校侨房和碉楼改造而成。这些建筑曾凝聚着华侨家族建设家乡培育英才的朴素梦想,当碉楼遇上女子私塾,推门一刻,时光的经纬在此交织。
斑驳的砖墙刻满岁月痕迹,雕花门窗流转着旧日光影,每件老物件都在上演“回忆杀”,随手一拍就是年代感拉满的怀旧大片。
民宿主理人赵慧湘:其实我觉得这个华侨建筑在台山来说是一个年代的载体。像望岗民宿的房东,跟我们说他们家族的精神,“勤劳勤劳更勤劳”,就把这种精神传递给我们。
清晨与庭院草木交换呼吸,午后任书页翻动时光,暮色里追随农人的脚步,将炊烟谱成田园小调。登上碉楼观景台,田园诗意尽收眼底。
记者冯颖倩:看,我的身后就是北峰山,连绵起伏,再往这边走就有古色古香的村落,特别好看。
民宿私房菜还原地道侨乡风味,米浆的绵滑裹着胡椒的辛香,海鲜的鲜美在舌尖绽放。我要重点和大家推荐锅边糊与白胡椒的绝妙二重奏,重生的碉楼变身“文化万花筒”,文创市集、复古音乐会、艺术特展等多元体验,都是精心埋藏的惊喜彩蛋,总有一款能戳中你的“文艺心巴”。
民宿主理人赵慧湘:很多国家的一些家庭都会经常来我们这里。他们整个行程我们都会安排好,了解一下我们华侨文化的历史。我觉得现在乡村的一些基础设施都做得非常好。
“百千万工程”如巧匠之手,将零落的碉楼与侨校串成文化珠链,当苏醒的建筑邂逅当代旅人。转角处皆是时空交错的剧场。
凡本网注明"稿件来源:台山政府网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、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"稿件来源:台山政府网"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,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、知识产权等问题,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。本网未注明"稿件来源:台山政府网"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"稿件来源"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
联系方式:0750-5565827邮件:tssxzzx@jiangmen.gov.cn